我国双碳战略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2020年9月,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最新的应 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 峰、2060年前碳中和。其中,碳中和作为一个长期 战略目标首次纳入中国的政策糕架,并迅速成为 中国核心战略目标之一。2021年,在“十四五”开 局之年和第一个“百年”之际,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成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牌,中国正 式迈入“碳中和元年”。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最大投资国和最多装机地, 作为全球经济的引学和扎实行动的典范,中国提 出“碳中和”,加速了各国的跟进与响应,也使得 2021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碳中和元,年”。中 国的行动与全球政策、行动和动力相互呼应,成为 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全球领导者。
我国“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首先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 其次在2045年前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后再2060年实现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遏制全球变暖
自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各行业发展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开始大幅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速率大幅提升。“碳中和”这一蓝图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其根本的意义在于:吸收掉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从而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促进产业转型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仍主要依赖于传统能源的使用(如发电、制造等),因为这样带来的短期成本较低。但是,这类生产活动会在长期的环境和资源方面产生严重的问题。因此,国家会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低碳能源的发展(如碳积分等),从而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并逐步淘汰高污染企业。
促进长期经济发展
比尔盖茨说:能成功实现零碳的企业和零碳产业的国家,将会在未来几十年中领导全球经济。如果社会继续以目前的速率排放温室气体,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需要在治理环境问题上花费大量的资金,通过专家估算,这笔资金将远超从通过碳中和所需的成本。此外,通过发展低碳产业,企业或政府可以将低碳产品出口到低碳科技相对落后的地区,从而获得资金。因此,推进碳中和对长期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