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园碳排放现状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中国的校园碳足迹在2012年相比于其他国家远低于平均水平,但是近些年来该比例逐渐提高。
因国内缺少更多调研数据,我们选择了海外部分院校来判断校园碳排放的主要原因,平均数据中第一大原因来自于交通(mobility),而能量的消耗以及院校采购所带来的附加影响则分别为第二和三名,但是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比例。主要差别原因来自于各个国家绿色能源、交通以及商品的普及度和成本。
于此同时,零碳校园研究所开展了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作为试点的调研,并在校内发表了以下结果。
我校国际部新校区于2021年建成,并于2021年夏季正式投入使用,全校四百多名国际部学生从原来的“东小院”转移到了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约1300平米,总面积约9000平米,可在如此小面积的地方,耗能耗电却异常地多。据统计,我校国际部校区在去年10月到12月的用电量高达四万多度,用水量高达350多度,这比其他同规模的校区的用电用水量高出很多,据统计,西单小学.......
不过在发现学校耗能过多的情况下,我们很快做出了改进措施,尽量减少校内学生、老师以及工作人员一切可能浪费电的行为,我们时刻提醒大家当教室或办公室没有人的时候,空调、灯、大屏幕等可能耗电的设备都必须关闭,并且要求学校在六点禁校后停用80%以上的教室,将晚自习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总之,尽可能减少会开灯耗电的教室的数量。在作出这些改变后,我校耗能的情况的确有所好转。
根据推断,按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来看,我校每年录取人数基本持平,这是因为目前的学生人数基本以达到学校的承载极限,不过即便如此,现在每年级的人数情况仍呈现低年级相对人数更多,高年级人数相对更高的情况,因此我们推测,当我校学生人数保持不变而不逞逐年增多的情况时,我校最有可能达成碳达峰,而这相较于现在的情况大约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在2026年;不过如果学校在学生增多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减在碳减能措施,正如现在正进行的一些措施,即可将碳达峰的达成时间时间简短,让我校碳排放量达峰巅并逐年减少。
总之,我校现在的耗能情况仍比较严重,不过有很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前景,需要我们共同做出行动,加速我们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脚步。 北师大附中国际部校园碳中和社负责人 - 李泊熹